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发病率高达24.8%-67.0%,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进食,甚至会阻碍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正确的漱口方法可以减少口腔感染、保护口腔黏膜,那么血液科患者该如何漱口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漱口方法。 
血液科经常用到的漱口液: 温水:三餐后,首先用(鼓漱法)温水漱口,可以有效清除附着在牙齿表面或牙齿间隙中尚未被细菌发酵的食物残渣。 5%的碳酸氢钠溶液:形成口腔碱性环境;对念珠菌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泰):用于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等引起的牙周脓肿、口腔黏膜溃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两性霉素B漱口液:可抑制真菌生长。
亚叶酸钙漱口液:预防、治疗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减轻患者痛苦。 
漱口方法: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每日两种漱口液交替漱口,每次持续三分钟。尽量每天用完所配制的漱口液,无次数限制。
鼓漱法:每次取漱口液5-10ml,闭口;鼓动两腮,漱口后仰头尽量在口腔内停留,以延长漱口液与口腔粘膜接触时间,并轻轻活动舌头,使舌下、咽峡部、牙龈均能与药液充分接触。同时利用漱口液的冲击力,反复冲击整个口腔。鼓漱法是预防性口腔护理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口腔各处得到机械性冲洗。 
温馨提示: 如果患者是使用甲氨蝶呤化疗时,亚叶酸钙漱口液可以咽下,如漱口三次咽下一次,直至化疗疗程结束,并持续一段时间效果最佳。 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认真漱口。 避免食用损伤口腔粘膜食物。 如果发生口腔溃疡,勿惊慌,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保持口腔粘膜面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