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
|
|
一、空气滤过层流床
二、血浆置换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
四、治疗性血细胞成分单采
五、外周血干/祖细胞与淋巴细胞采集术
六、骨髓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七、白血病诊断和治疗 |
|
|
环孢素治疗再障性贫血,监测不可忽略!
|
发布时间:2017/11/7 9:26:00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
|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案中,环孢素占有“一席之地”,较比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安全有效,副作用也比较小。 但副作用小,不代表没有,作为再障患者同样需要对其引起重视,做好相关管理: 一、首先是肝、肾功能方面的损害 环孢素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损害,是否发生因人而异,环孢素浓度过高时容易出现。一般不会引起永久性的肾损害,减量或停用后可以恢复。所以用药期间要监测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相关指标以及环孢素浓度,及时调整用药。 另外,需要注意避免合并使用其他也有肾损害副作用的药物,增加肾损害风险。为了减少肾损害发生风险,达到疗程后应遵医嘱逐渐减量、停用环孢素,不能自行长期服用。 另外环孢素还可引起肝功能损害,氨基转移酶升高、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同时服用护肝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时需遵医嘱减少或者暂时停用环孢素。 二、其次是高血压、高血糖问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治疗后可能发生高血压,需要注意监测,血压升高一般可以用降压药物良好控制。 高血糖一般程度较轻,可以用口服降糖药物来进行控制。 三、最后是身体反应与其他风险 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比如厌食、恶心、呕吐等。还会发生多毛、牙龈增生、四肢感觉异常、下肢痛性痉挛、手震颤或头痛等,减量或停用环孢素后通常可以消失。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环孢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一样,也有增加其它肿瘤发生的风险。发现了需立即停药。
|
|